HJ 839-2017 环境与健康现场调查技术规范 横断面调查

ID

175498C4CBF64138AE00661B6B385C28

文件大小(MB)

0.5

页数:

13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19-12-7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839—2017,环境与健康现场调查技术规范,横断面调查,Technical regulation of field investigation for environment and health,—Cross-sectional study,(发布稿),2017-06-09 发布2017-06-09 实施,环境保护部 发 布,HJ839—2017,i,目次,前言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 1,4 调查基本原则. 2,5 工作内容与程序3,6 预调查. 3,7 正式调查 6,8 质量控制与质量评价.9,9 报告编制. 10,HJ839—2017,i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规范环境与健康现场调查工作,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环境与健康横断面调查的一般性原则、工作程序、调查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2017 年6 月9 日批准,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HJ 839—2017,1,环境与健康现场调查技术规范横断面调查,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环境与健康现场调查横断面调查的一般性原则、工作程序、调查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特定时点或时期,针对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活动导致环境污染开展的环境,暴露和人群健康的调查,本标准不适用于核与电磁辐射、噪声、光、微生物、移动源、职业暴露等环境污染以及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调查,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 5750.2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和保存,GB/T 16126 生物监测质量保证规范,HJ 630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 664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HJ/T 20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7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194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664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NY/T 398 农、畜、水产品污染监测技术规范,WS/T 426.2 膳食调查方法第2 部分:称重法,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卫医发〔2006〕73 号),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卫医政发〔2009〕77 号),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卫生计生委2016 年第11 号令),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HJ 839—2017,2,3.1,横断面调查cross-sectional study,指在特定时点或时期,对污染源、环境暴露水平和相应暴露人群的健康影响同时进行的调查,3.2,暴露exposure,指一种及一种以上的生物、化学或物理因子与人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接触,3.3,体内负荷body burden,指某种物质在人体内的总量,3.4,环境本底值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指没有受到正在调查相关的“源”或其他本地“源”污染的情况下,环境各要素(如大气、水体、,岩石、土壤、生物体和人体组织)中,与环境污染影响有关的各种化学元素的浓度,3.5,暴露途径exposure pathway,指污染物从源到与暴露受体接触的途径,主要包括污染物的来源,环境归趋和传输,暴露地点,暴,露方式(如消化道摄入、呼吸道吸入和皮肤吸收等)以及暴露人群等五部分内容,3.6,膳食调查dietary survey,指对个人、家庭或人群一定时间内各种食物摄入量及营养素摄入状况的调查,3.7,敏感目标sensitive targets,指污染源周围可能受污染物影响的居民区、学校、医院、饮用水源保护区以及重要公共场所等,3.8,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指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观察单元组成样本进行调查,然后用样本的资,料推断全部调查研究对象的特征,4 调查基本原则,4.1 空间匹配性,根据污染源影响范围内人群活动特点和生活方式,确保污染源调查、环境暴露调查与健康调查范围,相互匹配,4.2 时间关联性,根据污染物人体代谢及健康效应特点,合理设置环境暴露调查和健康调查时间及调查频次,4.3 人群一致性,在确定的环境调查范围内,针对同一目标人群开展问卷调查、体内负荷调查、体格检查,4.4 指标匹配性,指标的选择应注意环境调查、暴露调查和健康调查之间的对应关系,重点关注指标的敏感性、特异,HJ 839—2017,3,性和生物学合理性,4.5 样本代表性,采用程序化和系统化方式规范环境与健康调查的过程,保证环境样品点位布设和调查人群样本具有,代表性,样本量满足统计学要求,4.6 对照区的可比性,对照区不存在与调查相关的污染物排放源,或环境中污染物含量水平不高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限值,(或当地环境本底值);对照区和污染区具有类似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人群生活方式;对照区居,住人……

……